【防治】山茶枝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山茶枝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症状】病原菌侵入茶花枝叶后 , 发病初期在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生浅褐色至褐色长卵形病斑 , 后扩展成环状 , 稍凹陷 。 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 受益叶色变淡 , 叶肉变薄 , 叶脉隆起 , 并不时扩展下移 , 惹起叶片青枯零落 , 叶芽萎缩 。 这时 , 在春梢与老枝接壤处 , 呈现坏死组织 , 维牵制显棕褐色 , 输导管壅塞 。 发病重时 , 养分物质与水分不能正常交流 , 然后惹起致病部以上的枝叶枯死 。
【病原】山茶花枝枯病病原菌为Macrophoma sp.属半知菌类真菌 。 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 , 顶端具孔口 , 分生孢子器内壁着生分生孢子梗 , 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 , 线形 , 其上生有分生孢子 , 分生孢子长卵形 , 直或稍弯 , 单胞 , 无色 , 通明 , 大小15.7~23×7.3~9.7(μm) , 多具l~2个油球 。
【发作规则】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茶花病枝部越冬 。 翌春跟着春天色温的上升 , 分生孢子堆逐步成熟 , 发生很多分生孢子 , 随风分布到邻近的茶花植株上 , 对新芽 , 嫩枝伤口 , 零落叶片的节痕处 , 嫁接苗的接口处 , 修剪的伤口处等为害 , 前提适合时孢子萌生重新梢侵入 , 然后惹起茶花的萎缩 , 落叶和枯死 。 该病多在5月盛发 , 7~8月呈现枝叶枯死 。 山茶衰老或地势低洼易发病 , 通风透光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
【防治办法】1.农业防治
(1)精心养护 实时中耕锄草 , 雨后实时排水 , 避免湿气滞留 , 对衰老的山茶要进行修剪 。 采用山茶配方施肥技术 , 合理配施氮磷钾 , 使山茶发展强健 。
(2)绝源防治 该病原菌普通在茶花残枝上越冬 , 我们着重反省病态枝条 , 剪除销毁 。
(3)抹芽防治 茶花的骨干及大小分枝 , 常在四侧发生不定芽 。 这类芽普通发育晚 , 长势差 , 枝条弱 , 中翌年病原菌侵入的单薄处 , 普通应抹除 。 对昔时正常发育的芽鳞 , 应实时肃清 , 以减少病原菌的附生场合 。
(4)隔离防治 把传染病原的茶花 , 与强健的茶花隔分开莳养 , 以减少病原的传染 。
2.药物防治
对患有桔枝病的山茶花 , 发病初期实时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冬天可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27%铜崇高悬浮剂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等 。 也可用12.5%增效多菌灵 , 在茶花叶芽分化前 , 对茎枝叶芽喷洒药剂 , 受创伤部位宜涂封口药剂 , 以消弭菌丝体的延伸 。
【【防治】山茶枝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推荐阅读